建立時間: 2025-03-26 | 最後修改時間: 2025-03-26 | 7 分鐘閱讀
OpenAI 提供兩種主要 AI 模型類型:「推理模型(o1、o3-mini 等)」與「GPT 模型(GPT-4o 等)」。這兩類模型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——o 系列更擅長解決複雜問題,而 GPT 模型則更適合高效執行明確的任務。本指南將幫助你理解這兩類模型的區別,並提供最佳使用情境與提示方式。
在選擇 AI 模型時,沒有「誰比較好」的問題,而是應該看「哪一個更適合你的需求」。o 系列模型與 GPT 模型的主要差異如下:
o 系列模型(如 o1、o3-mini)設計用來處理需要深度思考的複雜任務,包括:
GPT 模型(如 GPT-4o、GPT-4o mini)則主要用於:
📌 簡單來說,o 系列是「決策者」,GPT 模型是「執行者」。許多應用會同時使用兩者來達到最佳效果。
選擇 AI 模型時,請先問自己:「我的需求更重視速度還是準確度?」
✅ 如果你需要……
🎯 實際應用示例
以下是一些 o 系列模型的成功應用案例,幫助你了解它們在實際工作中的強大能力。
推理模型擅長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,根據用戶意圖進行推測。例如:
案例:法律文件分析(Hebbia)
o1 幫助 AI 平台自動分析信用協議,識別受限制支付條款,準確率比其他模型高出 52%。
當你需要從海量的未結構化數據中提取關鍵資訊時,o 系列模型表現出色。例如:
案例:併購風險分析(Endex)
o1 分析公司合約、租賃文件,發現一項「變更控制」條款,避免企業忽略 7500 萬美元的潛在財務風險。
推理模型能夠解析多份文件,並找出其中的潛在聯繫。例如:
案例:稅務研究(Blue J)
o1 分析多份稅務文件,推理出最符合規定的結論,效能提高 4 倍。
o 系列模型適合擔任「規劃者」的角色,拆解複雜問題,分配不同任務給合適的 AI。例如:
案例:藥品研發 AI 平台(Argon AI)
o1 分解大型問題,規劃不同數據處理步驟,讓其他 AI 模型專注於執行。
o1 是唯一具備視覺推理能力的推理模型,適用於圖像、表格分析。例如:
案例:產品合規檢查(SafetyKit)
o1 自動識別電商平台上的侵權產品(如仿冒奢侈品),準確率達 88%。
推理模型適合用於大型代碼庫的審查與改進。例如:
案例:AI 代碼審查(CodeRabbit)
o1 發現程式碼中微小的錯誤,提高產品轉換率 3 倍。
與 GPT 模型不同,推理模型不需要「逐步推理」的指令,而是更適合簡潔直接的提示。以下是一些最佳實踐:
✅ 提示撰寫技巧
🚫 避免以下錯誤
選擇 AI 模型時,關鍵在於你的需求。如果你需要快速、高效的 AI 來處理簡單任務,GPT 模型是最佳選擇。如果你的任務涉及決策分析、策略規劃、跨文件推理或複雜問題解決,o 系列推理模型會是更理想的選擇。
🔗 推薦做法:混合使用 GPT 與 o 系列模型
無論你是開發者、企業管理者,或是 AI 應用研究者,掌握這些模型的最佳使用方式,將幫助你充分發揮 AI 的潛力。 🚀